醉
太
平
·
山
塘
秋
晴
,
花
圃
晚
集
瓜
棚
豆
棚
。
花
塍
菜
塍
。
斜
阳
香
雾
如
蒸
。
晕
秋
窗
一
层
。
琴
僧
画
僧
。
诗
朋
酒
朋
。
红
阑
隔
水
同
凭
。
看
人
家
上
灯
。
写景
地点
抒情
秋天
花圃
瓜棚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田园秋日景象。"瓜棚豆棚,花塍菜塍"写出了农舍周围的自然风光,瓜藤豆蔓生机盎然,花丛菜地错落有致。"斜阳香雾如蒸"则运用比喻,将夕阳余晖下的袅袅炊烟比作香雾蒸腾,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晕秋窗一层"中的"晕"字形象地描绘了夕阳透过窗户洒下的柔和光晕,增添了室内的暖意。接下来的"琴僧画僧,诗朋酒朋"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雅趣,琴声与画作相伴,诗人与好友品酒论诗,生活情趣浓厚。"红阑隔水同凭"描绘了朋友们隔着小河,倚靠在红色的栏杆旁,共享这宁静的时光。最后一句"看人家上灯"则以他人的灯火为背景,暗示夜幕降临,聚会即将结束,但那份美好的记忆和友情却长久留存。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塘秋日傍晚的景致,以及文人雅集的惬意,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