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桑
子
缃
桃
花
下
留
春
住
,
春
又
忽
忽
。
嫩
翠
憨
红
。
消
得
帘
钩
昨
夜
风
。
楼
阴
压
梦
无
寻
处
,
闲
了
游
骢
。
冷
了
吟
。
蜂
。
险
被
春
愁
误
煞
侬
。
写花
桃花
春天
情感
思乡
思乡思念
惜时
花落的伤感
赏析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春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和无奈之情。"缃桃花下留春住"一句,运用了缃桃花的意象,试图留住春天的脚步,但春天却匆匆而过,"春又忽忽"四字形象地描绘出春光稍纵即逝的景象。接下来的"嫩翠憨红",通过描绘花朵的娇嫩与鲜艳,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消得帘钩昨夜风",暗示了春风吹动帘钩,带走了春天的气息,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夜风的无奈。"楼阴压梦无寻处",写出了诗人梦中寻找春天踪迹的失落感,楼阴遮挡,梦境难觅,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闲了游骢",游骢闲置,暗指诗人因春去无处可寻而感到无聊,"冷了吟"则写出诗人因春寒而难以吟诗抒怀。最后,"蜂"字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险被春愁误煞侬",直抒胸臆,诗人几乎被春愁困扰,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对春光的深深眷恋。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春天情感世界。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春日
清·卢德仪
绣包无事且徘徊,庭院沈沈长绿苔。一桁垂帘春昼永,桃花如雪燕飞来。
戏邀道人观残花
宋·饶节
尚有残春已可怜,那堪宿雨夜溅溅。道人若有惜春意,赤脚来看也直钱。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春日即事九首(其四)
宋·李廌
毛桃犹带蕊,青杏已团枝。老不禁春恼,应知老易欺。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天仙子·皋亭看桃花
清·佟世南
隐隐青山濛碧雾。小艇但随流水去。荒村何处问桃花,芳草渡。斜阳暮。一片红云遮去路。偏怪东风吹不住。点点胭脂飘细雨。人家疑在武陵源,花乱舞。莺乱语。只恐刘郎来又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