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前
四
日
集
维
益
朱
榴
馆
得
残
字
秋
色
愁
肠
夜
乍
寒
,
偶
从
看
月
一
凭
栏
。
海
潮
白
拥
江
门
雪
,
榴
累
朱
悬
洞
府
丹
。
林
野
总
沾
新
雨
露
,
闾
阎
仍
苦
旧
凋
残
。
爽
鸠
此
日
春
将
半
,
何
得
馀
波
动
地
欢
。
写景
秋景
咏物
中秋节日
抒情
怀古
赞美
秋天
写雨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前夕在朱榴馆聚会时的所见所感,诗人温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凄凉与月色的清冷,以及自然界的变换与人间的悲欢离合。首联“秋色愁肠夜乍寒,偶从看月一凭栏”点明了时节与心境,秋色渐浓,夜晚微寒,诗人偶然间倚靠栏杆,观赏月亮,内心涌起一股淡淡的忧愁。颔联“海潮白拥江门雪,榴累朱悬洞府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海潮与雪、榴花与红丹,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繁华与沧桑。颈联“林野总沾新雨露,闾阎仍苦旧凋残”转而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变迁,林野因新雨而生机勃勃,但村落中依然存在着旧有的凋敝与苦难,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尾联“爽鸠此日春将半,何得馀波动地欢”以爽鸠(一种鸟名)在春日即将过半时的欢快,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亦或是对生活中的欢乐难以持久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