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端午节
自然
现象
动物

赏析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端午节为背景,富有民俗和神话色彩。诗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超自然力量的结合。"不用书符咒语",暗示了对民间驱邪避疫的简单理解,而"只将者个拄杖,用作降魔铁杵"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借助节日象征物来战胜邪恶的精神力量。接下来,诗人借用楚大夫屈原和道教人物张天师的典故,赋予端午节神话般的英雄主义色彩,"活捉狞龙"和"倒骑猛虎"象征着战胜困境和邪恶的勇气。"触翻东海鲤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力量,而"直得倾盆下雨"则寓意着吉祥和丰沛,可能是对端午祈雨习俗的隐喻。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既体现了古代民众对端午节的敬畏与庆祝,又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猜您喜欢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
宋·释崇岳
今朝五月端午节,衲僧门下无一说。千妖百怪自潜踪,万里长天一条铁。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
元夜曲(其一)
明·区怀年
火树虹梁拂绛宵,拍张浑脱沸春朝。韶华璧月当三五,丽曲银筝度六么。螺黛试妆眉晕浅,麝枚分润甲煎销。葳蕤莫下朱门钥,不及晨钟未寂寥。
村中闲步
唐·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鸠巢醝台乳白雏二驯扰可玩作瑞鸠歌
明·黄衷
闽中醝台昼如水,台畔荔丛光薿薿。七子巢昏雨脚斜,两片天山雪花起。耿耿西沦太白精,寒林弄日试春鸣。素鸾且莫妒颜色,舂锄琐细鱼梁横。江南书客弁伊骐,晨风吹鬓数茎丝。临淮孝子鹄.....
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宋·周麟之
皋月乘天数,慈闱奉母仪。灵芝三万岁,乐府有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