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地点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梁皇殿前佛法难持的景象,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修行的不易。"梁皇殿前不能把定"象征着在世俗权力与诱惑面前,佛法难以稳固。而"少林山下风波愈盛"则进一步强调了外界环境的动荡,修行者需要面对的挑战之大。"若解谨初护末",诗人建议修行者应注重基础,从内心深处做起,妥善处理好开始与结束的关系,即戒律与智慧的平衡。"不到图形画影"暗示真正的佛法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形象,而是内心的领悟和实践。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故事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在修为的强调,以及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宋代理学盛行,这样的禅诗体现了当时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交融。

猜您喜欢

禅庭夜坐
明·陶益
寻幽养病惟依寺,心了身閒祇爱僧。幻界夜来窥色相,杳然空见佛前灯。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新春养心殿
清·爱新觉罗·弘历
苍龙转玉斗,紫禁訚青阳。金戺蓂叶舒,绮殿梅英芳。奉时钦体仁,祈岁颙屡祥。开年百务简,惕夕一心强。好恶戒已私,诗书挹古香。畴咨伫有翼,敕命励无疆。
日没贺延碛作
唐·岑参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送戴处士还卢州
宋·韩维
早识浮生妄,欣陪达士游。观心非本有,于法尚何求。煮茗林间寺,题诗湖上舟。还嗟别后夜,风雪拥貂裘。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杭州官舍即事
唐·姚合
临江府署清,闲卧复闲行。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渐除身外事,暗作道家名。更喜仙山近,庭前药自生。
游灵岩
唐·张继
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风满回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