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写景抒情
地点写景
山水
读书
禅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禅院景象。首句“矮矮墙围小小亭”,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座小巧精致的亭子被低矮的围墙环绕,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幽静的空间感。接着,“竹林深处昼冥冥”一句,通过“竹林”与“昼冥冥”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竹林的茂密和深邃,也暗示了禅院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红尘不到无馀事”,进一步强调了此地远离世俗纷扰,一片宁静祥和。这里的“红尘”既指现实世界的喧嚣与烦恼,也暗喻了俗世的诱惑与牵绊。“一炷烟消两卷经”则以具体的生活场景——点燃一柱香,诵读两卷佛经,来表现僧侣或尼姑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法的虔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禅院的静谧之美,以及居住其中的人们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禅意,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