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
山
飞
来
寺
几
载
飞
来
惯
梦
游
,
飞
来
今
喜
舣
行
舟
。
笑
看
世
界
浮
云
梦
,
坐
定
禅
心
百
虑
休
。
猿
返
玉
环
烟
漠
漠
,
犀
沉
金
锁
水
悠
悠
。
等
閒
拟
约
听
僧
偈
,
招
手
天
风
丹
桂
秋
。
写景
山水
秋节
抒情
猿猴
禅心
名寺
听僧
自然景象
秋景
坐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峡山飞来寺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首句“几载飞来惯梦游”,以“梦游”二字开篇,暗示诗人对峡山飞来寺的向往已久,仿佛在梦境中已多次造访。接着,“飞来今喜舣行舟”一句,表达了诗人终于亲临此地的喜悦之情,如同舟行至岸边,得以实地探访。“笑看世界浮云梦,坐定禅心百虑休”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幻的豁达态度和内心的宁静。他以笑对世界的浮云,象征着对世间纷扰的淡然处之;坐定禅心,则表明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一切杂念皆可放下。“猿返玉环烟漠漠,犀沉金锁水悠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猿猴归巢,烟雾缭绕,仿佛是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犀牛沉睡于金锁般的水中,水波不兴,展现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等閒拟约听僧偈,招手天风丹桂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地与僧侣交流佛法的愿望,以及对秋天天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期待。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寄托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山飞来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意与精神生活的深刻体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庞嵩
679首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猜您喜欢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其五)
元末明初·郭翼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直房闻桂香
明·史谨
松阴池馆昼偏凉,何处飘来桂子香。起傍雕阑看秋色,广寒宫殿近昭阳。
定风波·与叶少蕴、阵经仲、彦·文燕骆驼桥,少蕴作,次韵二首(其一)
宋·葛胜仲
千叠云山万里流。坐中碧落与鳌头。真意见嬉吾已领。烟景。不辞捧诏久汀洲。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独馀此兴未能收。留与吴儿传胜事。长记。赤栏桥上揽清秋。
明山楼即事
宋·吴惟信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