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夏景
六月景物
写山
云和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镇海楼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首句“山上巍城城上楼,俯吞珠海挹丹丘”以雄伟的笔触勾勒出山城楼阁的壮观,俯瞰大海,汲取丹丘之气,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与开阔的视野。接着,“晓分若木三更日,雨送桄榔六月秋”两句,运用神话中的“若木”与自然界的“桄榔”,以及季节变换的意象,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早晨如同神话中的若木之光,照亮三更的夜空;六月的雨季,仿佛为桄榔树带来了凉爽的秋意,细腻地描绘了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观。“库耸云端擎宝黛,印浮江面浣清流”则进一步展现了镇海楼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色。山上的仓库高耸入云,仿佛托举着珍贵的宝石与黛色的山峦;江面上的倒影如同清洗过的清澈流水,生动地描绘了水天一色的美景。最后,“漫从直北论邹鲁,且看天南别有洲”表达了诗人对镇海楼所在之地的独特见解。他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比较(直北的邹鲁之地),而是赞叹于南方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暗示了镇海楼及其周边环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自然美,超越了传统观念的局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镇海楼的壮丽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历史与人文的独到见解。

庞嵩

679首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