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写山
惜时
怀古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对生活的独特态度与追求,充满了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中的“老来非佛亦非仙,祇学东坡也问禅”两句,既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并不沉溺于宗教或超凡脱俗的生活,而是以苏轼为榜样,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接纳。“忘杖直凭千仞刹,逢人休道古稀年”则展现了诗人的自由与洒脱。他不再依赖拐杖,而是自信地攀登高山,面对人生,他不畏惧岁月的流逝,也不愿在他人面前强调自己的年龄,展现出一种超越年龄限制的生命力和乐观精神。“注岩不涸澄心水,归鹤犹嫌煮石烟”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心灵的纯净与宁静。岩石上的水流不息,象征着内心的清澈与永恒;而归鹤对煮石产生的烟雾有所嫌弃,则暗示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世俗事物的淡然态度。最后,“莫向蓬壶更飞去,此中奇胜接诸天”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满足。他劝告自己和其他人不要追求遥远的仙境,而应珍惜眼前的奇景,这些美景仿佛与天界相连,寓意着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找到非凡的快乐与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