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夏
忆
京
城
邻
舍
石
家
院
里
葡
萄
酒
,
荆
媪
池
边
芍
药
厅
。
倦
剧
拥
书
终
日
坐
,
醉
来
支
枕
片
时
醒
。
主
人
并
直
飞
龙
卫
,
邻
客
谁
开
放
鹤
亭
?
万
里
沧
江
云
一
去
,
欲
将
孤
影
寄
伶
仃
。
写景抒情
怀古抒情
夏日写景
城市情感
读书
怀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对京城邻舍的回忆,充满了宁静与淡淡的忧伤。首句“石家院里葡萄酒”,以酒喻情,暗示着诗人对往昔欢聚时光的怀念。接着“荆媪池边芍药厅”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氛围。“倦剧拥书终日坐,醉来支枕片时醒”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在书海中寻求慰藉,在酒醉后短暂的清醒中反思。这种生活既有读书的宁静,也有饮酒的放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主人并直飞龙卫,邻客谁开放鹤亭?”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飞龙卫”和“鹤亭”分别比喻为权力与高雅的象征,表达了对过去生活中那些拥有权力与高雅之士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似乎在说,过去的辉煌已成过往,现在的自己或许少了那份曾经的荣耀与自由。最后一句“万里沧江云一去,欲将孤影寄伶仃”更是点睛之笔,通过描绘万里长江云的飘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自己孤独无助的心情。诗人想要将自己的孤独寄托于这遥远的景象之中,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与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的对比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柳贯
184首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猜您喜欢
访陈完轩不遇
明·张子翼
春晴北郭访元龙,槐市依依柳径东。五夜书灯分太乙,十年诗案谢雕虫。池塘倒影含云气,睥睨当轩送晚风。谷口未缘寻旧侣,孤尊湖海鬓双蓬。
次韵再答子因
宋·叶梦得
人事纷纷去不留,客心空感大江流。已拚瓠落真何用,那得钟鸣尚不休。邻里朱陈无别社,江山李郭有同舟。若为便觅苕溪路,六月明珠剥芡头。
元贞丙申十月扈从晋王领降兵入京朝觐
元·陈宜甫
奏凯引降骑,长歌入帝都。人皆带弓箭,我独载诗书。考绩惭无补,怀归盍早图。故交相慰劳,尊酒话勤劬。
秋兴二首(其一)
明·李英
邗江秋色对踌躇,五岳年来忆著书。多病已抛沧海钓,穷愁惟问白云居。掩窗有梦频成蝶,弹铗高歌不为鱼。强欲解嘲君莫笑,寂寥半似草玄庐。
闽归简吴巨手
明·高百户
半床书卷剩山河,如此归来可奈何。便欲与君同一醉,梅花不比旧时多。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已既次严韵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以见区区向往之私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其一)答耕学
明·殷奎
木鱼桥下城南路,三十年来往复情。梦寐隐居高晚节,绸缪姻好仰平生。子云奇字人稀识,东野新诗孰使鸣。无计即归陪第语,行藏聊复任黔嬴。
院后池亭纳凉
明·黄衷
□著□□咏自公,书床恰在柳塘东。鸣蝉直避葵心日,芳药端宜水面风。笑眼乌儿争楮子,闲情鱼队入芦丛。江南何地无烦热,愿奉韶薰万国同。
张白斋席上次韵(其二)
明·王应鹏
久知名笔重南金,白首相看即此心。竹院已高亭午日,又移书榻过槐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