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冬景
梅花咏
山水
情感表达
梦境描述
具体分析如下:

赏析

这首《玉屏风看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陈恭尹以“玉屏风”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首句“玉屏风峭客来稀”,描绘了玉屏风的峭拔与清幽,暗示此处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玉树珑珑透夕晖”一句,通过“珑珑”一词,生动地展现了树木在夕阳照射下晶莹剔透的美丽景象,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梢,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柔和。“无土亦应湿石乳,有花唯是点仙衣”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石乳比作湿润的土壤,花儿则像是点缀在仙衣上的装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鸟迷雪色栖难定,云恋寒香驻不飞”描绘了鸟儿在雪色中迷失方向,难以安歇的情景,以及云朵被梅花的香气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的景象,通过这些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梅花的诱人魅力。最后,“莫倚罗浮曾入梦,和羹人自梦岩扉”两句,借用了“罗浮”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曾梦游仙境,但真正的归宿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和羹”这一比喻,强调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玉屏风、梅花、鸟、云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陈恭尹

1900首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猜您喜欢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詶僧
唐·吴融
玉堂全不限常朝,卧待重城宿雾销。翻忆故山深雪里,满炉枯柏带烟烧。
山斋诗
南北朝·徐陵
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山寒微有雪,石路本无尘。竹径蒙笼巧,茅斋结构新。烧香披道记,悬镜厌山神。砌水何年溜,檐桐几度春。云霞一已绝,宁辨汉将秦。
莳红小筑联
清·俞樾
小筑三楹,看浅碧垣墙,淡红池沼;相逢一笑,有袖中诗本,襟上酒痕。
题剡山所见
宋·李易
剡中无数野蔷薇,黄云烂漫相因依。玉杯浅琢承坠露,金钟倒挂摇晨晖。斑竹笋行三亩地,红药花开一尺围。豆角尝新小麦秀,来禽长向樱桃肥。歌舌随风柳外啭,翠花带水烟中飞。鱼跳破浪奋.....
十蒸
明·释函是
万顷看同缟,凭云降复升。到江知是水,近日不成冰。花落疑春妒,光流向夕澄。江寒人欲暮,皓皓自千层。
望孤石诗
南北朝·鲍照
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峰。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