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圩
幽
居
寂
寂
掩
柴
扉
,
溪
水
湾
环
碧
四
围
。
竹
竿
应
怜
千
本
瘦
,
稻
苗
喜
看
一
畦
肥
。
鸟
声
不
厌
呼
为
伴
,
人
迹
还
应
到
此
稀
。
欲
访
朱
公
吟
咏
处
,
只
馀
秋
燕
傍
檐
飞
。
写景
田园
咏物
怀古
抒情
秋天
鸟
自然景物
节令
季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幽居寂寂掩柴扉”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安详的氛围。接着,“溪水湾环碧四围”,生动地展现了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美丽,溪水环绕,绿意盎然。“竹竿应怜千本瘦,稻苗喜看一畦肥”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竹子和稻苗以情感,竹子因瘦而显得更加坚韧,稻苗因肥沃而茁壮成长,表达了对自然生长状态的赞美和欣赏。“鸟声不厌呼为伴,人迹还应到此稀”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鸟鸣声声,仿佛是诗人孤独中的伴侣;同时,人迹罕至,更显出这份宁静的珍贵。最后,“欲访朱公吟咏处,只馀秋燕傍檐飞”,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感慨。秋燕在檐下盘旋,既是季节变换的象征,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旅怀呈德济堂同年
清·多隆阿
才觉凉风袭碧纱,空堂老树集昏鸦。閒从窗下听风叶,也似春前感落花。诗写性情存旧草,水分甘苦试新茶。飘蓬燕韨勾留久,旅馆萧条不是家。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宋·贺铸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