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两
浙
运
使
李
公
挽
诗
(
其
二
)
白
发
仪
刑
老
,
清
朝
侍
从
班
。
理
财
羞
聚
敛
,
治
郡
已
恫
瘝
。
卧
疾
留
南
久
,
招
䰟
竟
北
还
。
向
来
漳
水
道
,
泪
落
郭
西
山
。
悼亡
赞美
写景
山水
情感
友情
怀念家乡
抒情
离别
写实
赏析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故两浙运使李公的深切哀悼与缅怀。诗人赵孟頫以“白发仪刑老”开篇,描绘了李公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庄严的仪态,体现了其作为朝廷老臣的风范。接着,“清朝侍从班”一句,点明李公在朝中担任要职,为国家服务。“理财羞聚敛”一句,赞扬李公在财政管理上秉持正直,不贪图私利,而是致力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治郡已恫瘝”则表明李公在地方治理上尽心尽力,关心百姓疾苦,深受人民爱戴。“卧疾留南久”描述了李公因病滞留南方的时间之长,暗示其健康状况不佳。“招魂竟北还”则表达了李公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回归北方的家园,充满了哀伤之情。最后,“向来漳水道,泪落郭西山”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李公逝世的哀痛之情,仿佛漳水的流淌和郭西山的泪水,都在为李公的离去而哭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李公一生功绩和人格魅力的崇高颂扬。
赵孟頫
549首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