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沙
闸
苦
撰
水
利
书
,
未
适
百
年
用
。
当
知
一
寸
流
,
因
时
殊
决
壅
。
大
泽
鱼
所
栖
,
绞
岸
剩
枯
葑
。
遂
令
旁
激
澜
,
石
根
转
搜
空
。
春
田
方
待
膏
,
斯
民
匿
忧
众
。
奔
泉
如
箭
发
,
十
发
九
不
中
。
岂
其
纸
上
言
,
竟
受
古
人
弄
。
相
地
得
旧
章
,
宿
疑
遂
昭
贡
。
细
脉
伏
土
行
,
乱
山
压
沙
重
。
输
彼
闲
闲
鸥
,
无
愁
伴
渔
梦
。
山水
读书
忧民
记事
水利
赏析
这首诗《回沙闸》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作用。诗中以“苦撰水利书”开篇,表达了作者对水利事业的深切关注和努力。接着,诗人描述了水利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指出水流因时而异,需要适时疏浚以避免堵塞。进一步,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景观,提到大泽中的鱼类和岸边的枯葑,以及春天田野等待滋润的情景,展现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然而,诗中也揭示了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挑战,比如奔腾的泉水难以准确控制,有时甚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反映了古代水利技术的局限性。最后,诗人提出通过实地考察和利用传统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细脉伏土行,乱山压沙重”,形象地描绘了水利工程在复杂地形中的实施情况,而“输彼闲闲鸥,无愁伴渔梦”则寄托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环境的向往。整体而言,《回沙闸》不仅是一首对水利工程进行深入探讨的诗歌,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