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绿
写景
地点
秋节
山水
绿杨
夏秋之间
悼亡
忆岁华
品茶
抒情
情感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静莲女庵的旅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中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首联“地閒茆屋似仙家,两度停车忆岁华”开篇即以“閒”字点出庵中环境的清幽,如同仙境一般。诗人两次停车,不仅是为了欣赏这独特的景致,更是为了在心中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颔联“满院磬声翻贝叶,半空人语散天花”进一步渲染了庵中的氛围。磬声悠扬,仿佛翻动着佛经上的贝叶,充满了宗教的庄严与神秘。而“人语散天花”,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交谈声如花瓣般飘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超脱的意境。颈联“新秋入竹初闻雨,积□生泉晚试茶”转而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新秋时节,细雨轻洒竹林,带来一丝凉意。而庵内泉水积聚,傍晚时分,诗人或许会品茗,享受这份来自自然的馈赠,心境也随之平和。尾联“便欲徘徊共吟赏,绿杨门外已归鸦”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停留更久,与庵中之人共同欣赏美景、吟诗作对的心愿。然而,门外已归鸦,时间的流逝提醒着诗人,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最终只能带着不舍离开。整首诗通过对庵中环境、自然景色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人生哲思。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