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山水
抒情
动物
友情
赞美
田园
送别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开笼行”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首先,诗人以“鳌江之山削苍玉,鳌江之水浮深绿”开篇,用“削苍玉”和“浮深绿”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峻峭与水的深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石榴花发春茫茫,鹧鸪无数啼山麓”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无数啼”描绘出鸟儿的自由与欢快,与后文形成对比。“一声两声纷如泣,落日衔山声渐急”则将情感转向了哀愁与无奈,通过鸟鸣的转变,暗示着某种情绪的变化,引出“其中有客思江南,怪尔曾云行不得”的感慨。这里,诗人借鸟儿的啼叫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无法实现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束缚与限制的反思。“罗入笼中寄远人,不伤其羽伤其神”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鸟儿与人类社会中的“远人”相联系,通过“不伤其羽伤其神”的比喻,表达了对个体自由与精神束缚的深刻思考。这里的“神”不仅指鸟儿的精神状态,也象征着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自由比物质上的束缚更为重要。“深林丛草那可问,却看燕雀心酸辛”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深林中的鸟儿与燕雀,暗示了不同环境与命运下个体的不同境遇,以及对自由与生存的复杂理解。最后,“聪明文采古所戒,生人生物同至仁”一句,诗人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智慧与道德的关系,以及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里的“聪明文采”可能指的是过度的智慧或技艺,而“至仁”则是对最高道德境界的追求。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开笼放入青霄去,还尔悠悠自在身”作为全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释放与回归的主题。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和谐,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自然、人性、自由与道德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与宇宙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