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哲理
写人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月涧所作,名为《德详大师礼补陀五台》。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对佛学的理解与实践。首先,诗的开头“五台峨峨五云里,补陀峨峨东海底”描绘了五台山和普陀山的壮丽景象,象征着佛教圣地的崇高与神秘。接着,“大士元不在其中,误赚平人知几几”则表达了对盲目崇拜和误解的警示,指出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并非仅限于表面的景物或传说之中。随后,“江南吴越诸导师,短偈长篇费言语”提到江南地区的佛教导师们,通过简短的偈语或长篇的教诲来传播佛法,但“老僧有语写不得,一再殷勤奉劝汝”则强调了直接的体验和领悟的重要性,言辞难以完全传达内心的真谛。最后,“若论观音与曼殊,尽恒沙界无不是。灼然端的要见渠,不用千里与万里。只消著眼未生前,面目堂堂即自己。”这部分阐述了对观音和文殊菩萨的理解,认为在一切众生心中,这些神圣的存在都是存在的,无需远行千里万里去寻找。真正的领悟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即在未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展现出真实的自我。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佛教的真谛,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心觉醒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启发性的佳作。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卧病坐乐轩
清·程琼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