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州
晚
泊
赤
壁
云
初
暝
,
乌
林
日
渐
红
。
波
摇
两
岸
火
,
人
语
隔
江
风
。
梦
鹤
捎
天
路
,
然
犀
逼
水
宫
。
天
寒
游
子
意
,
清
夜
月
明
中
。
山水写景
秋天的
抒情
黄州
地点
怀古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黄州夜晚泊船时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赤壁与乌林的壮丽风光,以及波光粼粼、灯火闪烁的江面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波摇两岸火”、“然犀逼水宫”,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首句“赤壁云初瞑,乌林日渐红”描绘了日落时分,赤壁山头云雾缭绕,乌林(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对峙之地)的天边渐渐染上红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壮的氛围。接着,“波摇两岸火,人语隔江风”则将视线转向江面,波浪轻轻摇动着岸边的灯火,远处的人声在江风中隐约可闻,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梦鹤捎天路,然犀逼水宫”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意境,鹤梦与然犀(点燃犀牛角照明)的意象,既增添了神秘色彩,又寓意深远,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超脱现实的境界。最后,“天寒游子意,清夜月明中”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寒夜中漂泊的游子,面对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孤独与思乡之情,还有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个人情感的流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