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使
驿
写物寄情
寄赠
荔枝赞美
咏闽荔枝
乡思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所作的《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收到荔枝的过程和感受。首句“厚叶先枝新绛囊”形象地写出荔枝果实饱满,叶片新鲜,装在红色的布袋中,显得尤为诱人。次句“使君分寄驿人忙”则点出荔枝由官员分发,送达过程中的忙碌景象。“彩毫封处曾留意”描述了收件人对精美包装的关注,暗示荔枝的珍贵。“筠笼开时不见香”进一步描绘打开竹篮时,香气并未扑鼻而出,让人期待其内在滋味。接下来,“风色甚豪应少损”表达了对荔枝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风吹雨打的担忧,但诗人仍期待能品尝到荔枝的美味。最后两句“闽州纵有千千树,未抵家园气味长”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荔枝的深深怀念,认为即使闽州的荔枝再多,也比不上自家门前那份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蔡襄

420首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