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
情感表达
自然景象
历史怀古
赞美
写雨

赏析

这首宋诗《次韵晦父喜雨诗》是曹彦约所作,诗人以鸣鸠之鸣声和孝妇冤情为引子,表达了对古代祭祀传统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他提到古人祭祀时会想到仍叔(可能是对礼制的尊重),而今时战乱频仍,人们忆起华歆(可能指贤臣的和平理想)。诗人批评王制在乱世中难以遵循,感叹春秋以来的战争导致雨水减少,如同国家陷入干旱。接着,诗人赞赏晦父的喜雨诗犹如灵湫水般清澈,深邃难测,暗示诗中的哲理犹如深渊,需要仔细品味。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探讨了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体现了宋诗的意蕴深远和含蓄之美。

曹彦约

368首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猜您喜欢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
洞箫行
明末清初·邝露
贵不愿夔龙侍辇歌九韶,富不愿金谷秦筝按六幺。但愿中秋无云月当午,王郎酒酣为余吹洞箫。洞箫翕兮天气清,北斗插地天河倾。洞箫急兮天气肃,秦娥咽月湘妃哭。大簥箫箫风入松,崩云裂.....
雨中作
宋·陆游
湖曲雨凄凄,茆檐触额低。衡门元少客,穷巷况多泥。解渴黄粱粥,尝新白苣齑。吾生真自足,不恨老锄犁。
雨花台
清·江汝式
同泰金钱赎帝子,江南好佛生欢喜。云光说法天雨花,缤纷四面飞红紫。吁嗟雨花不雨粟,空使台城鬼夜哭。登台不见讲经人,西风吹澹秋山绿。
渡海杂诗十首(其二)
清·李稷勋
冠冕神箕裔,河山外服臣。孤危明正朔,大义耻和亲。乌白潜幽楚,狐疑暗纳秦。会闻采药使,东海见扬尘。
大言独步郡圃即事有作次韵
宋·王十朋
厌听桐城雨,频瞻雁荡云。它乡见子面,好句张吾军。草木心知敬,桑榆景未曛。淹留不须叹,鸡鹤偶同群。
自刘元海啸起中原驯致契丹金元之盛防微杜渐令人三叹息于徙戎一论也西北诸边回族尤黠鸷猛嗜欲出于其性此图简远颇得其情状于丹青之外盖锦衣沈君所藏展阅之馀不能无感于近事因书一绝其后云题竹送王秉哲
明·陆深
平安不用报泥金,春雨龙孙看过林。赢得清风满人耳,汗青留秘玉堂深。
立秋雨不止再和师召韵四首(其四)
明·李东阳
谋国忧民两意同,独于诗力愧诸公。风谣合采归天上,献纳谁能自牖中。漆室妇嗟蓬鬓改,杜陵人去草堂空。閒愁不独风和雨,一日回肠有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