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江
红
(
其
一
)
寿
人
六
十
四
在
昔
尝
闻
,
老
彭
祖
、
寿
龄
八
百
。
试
屈
指
、
我
公
今
岁
,
才
方
八
八
。
乙
百
更
添
三
十
六
,
算
来
总
是
公
年
月
。
对
梅
花
、
时
候
庆
生
朝
,
真
欢
悦
。
儿
即
劝
,
金
蕉
叶
。
孙
又
把
,
沉
檀
爇
。
喜
儿
孙
满
目
,
芝
兰
英
发
。
笑
问
堂
前
王
母
看
,
而
今
几
度
蟠
桃
结
。
道
当
时
、
亲
手
共
栽
培
,
何
须
说
。
祝寿
赞美
抒情
写人
亲情
节庆
寿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景象,充满了喜悦和对长寿的祝愿。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岁月的流转与家族的繁荣紧密相连,使得每个字句都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开篇“在昔尝闻,老彭祖、寿龄八百”两句,提出了一个时间的参照点,即传说中的长寿之人老彭祖,而后文中“我公今岁,才方八八”则是对现实中某位长者的赞颂。通过“乙百更添三十六,算来总是公年月”的计算,不仅强调了时间的相对性,也隐含着对长寿的一种渴望和祝福。接着,“对梅花、时候庆生朝,真欢悦”将节日的喜庆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而“儿即劝,金蕉叶。孙又把,沉檀爇”则是家族繁衍的具体写照,通过对下一代和再下一代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生命力旺盛、后继有人之感。最后,“喜儿孙满目,芝兰英发。笑问堂前王母看,而今几度蟠桃结”则是对家族美好景象的总体概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长寿和子孙满堂的向往。而“道当时、亲手共栽培,何须说”则是对过往种植蟠桃的情景进行回忆,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温馨色彩,也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寿和家族幸福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转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平和、美好的生活境界。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醉桃源·赵恭善生朝
元·王丹桂
前期三日是蕤宾。芝輧别紫宸。祥烟瑞霭结氤氲。同资诞玉真。才敏慧,性敦淳。常希道德邻。人间短景不堪陈。壶天别有春。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
双寿为莱阳王侍御赋
明·黄衷
扶桑曈曈转迟日,莱阳先见长生国。神禾垂颖动千年,颗粒还堪驻颜色。三槐几叶高堂在,最是清门盛车盖。蓬山遥挹数烟青,瑶海环看净如带。寿翁白胡照地光,阿毋齐年鬓未苍。晴华芳苑鹿.....
诞第二孙再用韵(其一)
明·严嵩
又传熊梦符新兆,更藉犀钱续旧欢。身事总知堪付子,老年因叹未休官。棠留锦水祥源远,桃熟丹丘福果完。为谢少陵歌抱送,新诗都下尽传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