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梦
令
莺
嘴
啄
花
红
溜
,
燕
尾
点
波
绿
皱
。
指
冷
玉
笙
寒
,
吹
彻
小
梅
春
透
。
依
旧
,
依
旧
,
人
与
绿
杨
俱
瘦
。
写景
咏物
春景
写鸟
怀旧
思乡
赞柳
写梅
译文
黄莺啄花,红色的花瓣从枝头纷纷落下;燕子掠水,剪尾点破了水面,泛起缕缕细绿的波纹。天寒手冷,玉笙冰凉,吹奏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样吹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越发消瘦。
赏析
这首词作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自然景物的生动画面。"莺嘴啄花红溜"一句,通过莺鸟啄食花瓣的动作,展现了春天花开的美丽景象,“红溜”二字传达了一种温馨而鲜活的感觉,既形容了花朵,也透露出季节的气息。"燕尾点波绿皱"则是对水面上燕子戏波的生动描绘。燕子的尾巴轻触水面,使得平静的水波出现细微的皱褶,通过这种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锐感知。"指冷玉笙寒"中的“玉笙”是古代乐器之一,这里用以形容笛子,通过“指冷”二字传达出吹奏时的手指触碰到笛子的凉意,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的"吹彻小梅春透"则是说诗人在春日吹奏着这支笛子,声音穿透了那刚刚绽放的小梅花,让听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用反复的语气表达出一种淡定的情感。在这静谧的场景中,诗人和那随风摇曳的绿杨一同显得纤弱而又自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写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整首词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乐器吹奏的声音,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猜您喜欢
更漏子(其一)
宋·晏几道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子规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茶花落子规啼,呜咽春当谢女闺。豹汝无情教客去,竹枝驱向锦城西。
点绛唇·二首(其二)
宋·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秀华续咏(其三十)刘采春
清·黄金石
浙东风味果何如?廉访句留十载余。领略镜湖春色好,因循原不为鲈鱼。
拾翠羽
宋·张孝祥
春入园林,花信总诸迟速。听鸣禽、稍迁乔木。夭桃弄色,海棠芬馥。风雨霁,芳径草心频绿。禊事才过,相次禁烟追逐。想千岁、楚人遗俗。青旗沽酒,各家炊熟。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
己巳岁除作(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春来依旧未阳和,生事萧条罢啸歌。孺仲妻孥花絮少,韩康母子药丸多。梅葩似雪嫌红甚,草色如烟奈绿何。岁暮苦寒喧暖日,更无名酒使颜酡。
喜鹊(其一)
宋·周南
檐牙唤起前时梦,远信凭君便有期。岁暮柴门今事少,寒暄音问不须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