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中
寄
外
(
其
十
三
)
娇
儿
渐
聪
慧
,
出
语
解
人
意
。
促
奴
须
早
归
,
恐
爷
书
又
至
。
亲情
爱情
闺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山中隐居的人对远方亲人的一种担忧和牵挂。开篇两句“娇儿渐聪慧,出语解人意”展示了孩子成长的景象,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让人感到欣慰。接下来的“促奴须早归,恐爷书又至”则透露出诗人的焦虑之情。这里的“奴”是对远方亲人的亲昵称呼,“爷书”指的是家中的长辈可能给山中的诗人寄送的信件。诗人担心如果不及时回家,可能错过了家中长辈的来信,这种担忧反映出古代通信不便带来的隔阂感和对亲情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思念之情,是一首抒发山中隐者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作品。
猜您喜欢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荅谢家最小偏怜女
唐·白居易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厨未有烟。身病忧来缘女少,家贫忘却为夫贤。谁知厚俸今无分,枉向秋风吹纸钱。
减字木兰花
宋·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洞仙歌
清·周星誉
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七里香尘熨柔碧。看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竮向人立。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又小婢催人.....
浣溪沙(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零落情怀入梦稠,看花中酒四天秋,而今病似去年不?香到重帘吹不散,钗临双枕堕无由,此间傥许一勾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