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
病
十
首
(
其
四
)
昔
在
痛
饮
场
,
憎
人
病
辞
醉
。
病
来
身
怕
酒
,
始
悟
他
人
意
。
怕
酒
岂
不
闲
,
悲
无
少
年
气
。
传
语
少
年
儿
,
杯
盘
莫
回
避
。
情感
病中感慨
酒的寓意
译文
往日在畅饮聚会中,讨厌别人称病推辞醉酒。
病后身体惧怕酒精,才明白他人的用意。
害怕饮酒难道不是因为悠闲,可悲的是失去了少年时的豪气。
告诉年轻人,面对酒杯菜肴不要回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遣病十首》中的第四首。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饮酒情形,表达了对健康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昔在痛饮场,憎人病辞醉。” 这两句回忆过去在宴席上豪饮的情景,并且当时对于那些因为病痛而推辞酒杯的人感到不满。这里的“痛饮”表达了一种放纵无度的生活态度,而“憎人”则流露出对不能共同享乐之人的轻视。“病来身怕酒,始悟他人意。” 当诗人自己遭遇疾病时,对酒自然产生了畏惧。这种体验让他开始理解那些过去因病辞醉的人的心情。这两句中,“病来”指的是自身的患病,而“身怕酒”则是对酒的畏惧,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个由不解转向理解的过程。“怕酒岂不闲,悲无少年气。” 疾病让诗人害怕饮酒,这种改变也让他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年轻时那种豪迈之气。这里的“闲”字有空虚、寂寞之意,而“悲无少年气”则是对青春不再的感伤。最后,“传语少年儿,杯盘莫回避。” 诗人通过这两句劝导那些尚在年少的朋友们,要珍惜时光,不要因为任何事情回避生活中的宴席欢乐。这是诗人基于个人经历给出的建议,也是对青春和生命力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反省,表达了诗人对于健康、时间和人生的深刻体会。
元稹
887首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您喜欢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唐·卢纶
乞假依山宅,蹉跎属岁周。弱荑轻采拾,钝质称归休。潘岳衰将至,刘桢病未瘳。步迟乘羽客,起晏滞书邮。幸以编方验,终贻骨肉忧。灼龟炉气冷,曝药树阴稠。语命心堪醉,伤离梦亦愁。荤.....
将谒延庐州行至板桥忽病而止复还建康以五诗寄之(其四)
宋·赵蕃
袖诗已失天津面,路返新林病岂期。一见可能难若此,定繇或使岂人为。
因林塘小曲筑草庵开南窗不知复几年晏坐漫成六首呈桃坞老人暨家兄石崖先生同作六首(其五)
明末清初·王夫之
病畏朔风寒,南窗背岭安。林风迟九夏,日影梦三竿。乞种谁家树,旋成几尺阑。死生还似此,倍觉有心难。
怀镜中故庐
宋·陆游
临水依山偶占家,数间茆屋半攲斜。云边腰斧入秦望,雨外舞蓑归若耶。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常悔读南华。病来更怯还乡梦,频鬻帘泉试露芽。
病起书寄个人
清·孙原湘
情到无聊浅愈深,暂抽书传卜佳音。古人绝少痴于我,举世谁能谅此心。一自病躯亲药石,终虚俊眼盼泥金。临卬配后天缘改,鸾凤参差直到今。
复病三首(其一)
宋·苏辙
病作日短至,病消秋气初。山深足氛瘴,俗俭少肴蔬。药乱曾何补,心安当自除。朝廷闵流落,已是脱迁居。
胡端约挽诗(其一)
宋·蔡戡
一代风流尽,如公能几人。病来犹笔健,老去更诗新。握手言无间,伤心迹已陈。墨君时一玩,感慨泪沾巾。
春雨
宋·刘子翚
暝色春朝雨,滋荣喜及时。云昏遥莫辨,地渴久方知。柳岸游车歇,涛江钓舸移。拒寒须把酒,病骨况支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