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景
田园
抒情
官宦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野风光图,充满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秋天山圃的丰饶景色,以及傍晚林亭间透出的明净云影。禽虫在月光下依从律动,药草则因其疗效而被人们所熟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观察与感悟。"排石铺衣坐,看云缓带行"一句,则是诗人亲身经历的写照,他在山中找到一块平坦的石头,铺上衣服作为座垫,静坐其上,悠然观赏天空中的云朵缓缓流动。这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情景,是诗人对世俗纷争的一种超脱,也是他追求内心安宁与自在的体现。"官闲惟此乐, 与世欲无营"则表达了诗人的隐逸理想。在仕途淡出之后,他只愿享受这份自然赋予的乐趣,不再参与世间的勾心计较。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是对权力和功名的一种放下,也是对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沉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领悟,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文同

863首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