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寻
春
须
是
阳
春
早
,
看
花
莫
待
花
枝
老
。
缥
色
玉
柔
擎
,
醅
浮
盏
面
清
。
何
妨
频
笑
粲
,
禁
苑
春
归
晚
。
同
醉
与
閒
平
,
诗
随
羯
鼓
成
。
写景抒情
春天写花
中情感
欢聚醉酒
赞赏
赞美
赏析
这首《菩萨蛮》由南唐后主李煜所作,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首句“寻春须是阳春早”,点明了寻找春天的最佳时机是在早春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热爱。接着,“看花莫待花枝老”一句,提醒人们欣赏花朵时不应等到花朵凋谢,强调了及时行乐、珍惜眼前的美好。“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花朵比作轻盈的玉色,仿佛在轻轻举起,而酒液则如同漂浮在杯面上的泡沫,清澈透明,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中,“笑粲”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美好春景时的喜悦心情,即使时间稍晚,依然不妨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春日时光。“禁苑春归晚”则暗示了皇宫中的春意虽迟,但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同醉与閒平,诗随羯鼓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饮酒作乐,享受悠闲时光的情景。羯鼓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此处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灵感随着音乐的节奏涌现,诗兴大发。整体而言,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充满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李煜
72首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猜您喜欢
闻傅氏庄紫笑花开急棹小舟观之
宋·陆游
日长无奈清愁处,醉里来寻紫笑香。漫道闲人无一事,逢春也似蜜蜂忙。
赠金谕德从子骥(其二)
明·杨士奇
红杏丹桃相映开,一朝风雨化尘埃。须知廊庙为梁栋,只选南山松柏材。
访郑叔详回得花满盘作短诗以寄
宋·毛滂
参军肯自笑苍颜,花趁篮舆簇玉盘。剩取必知丛蝶恨,款行聊许路人看。娟娟静静春情好,淡淡浓浓妆色残。已遣小蛮歌送酒,故教乱插竹皮冠。
与客饮西园花下
明·高启
一壶酒正满,一树花仍新。倾壶对花树,日暮西园春。不爱枝上花,爱此花下人。相逢莫学花无赖,明日分飞随路尘。
寿萱堂为陈用文赋
明·倪谦
花前舞袖膝前歌,酌酒看花笑语和。但愿忧忘春不老,花开常近北堂多。
虞美人.惜春
清·李雯
蜂黄蝶粉依然在,无奈春风改。小窗微切玉玲珑,千里行尘不惜牡丹红。西陵松柏知何处,目断金椎路。无端花絮上帘钩,飞下一天春恨满皇州。
杏花落后分韵得归字
金末元初·元好问
獭髓能医病颊肥,鸾胶无那片红飞。残阳澹澹不肯下,流水溶溶何处归。煮酒青林寒食过,明妆高烛赏心违。写生正有徐熙在,汉苑招魂果是非。
社集分韵得生字
宋末元初·龚璛
桃李向来蹊自成,閒身半见绿阴生。每随晓梦换时事,犹记春寒闻雨声。满坐嘉宾须北海,三升美酒似东平。清和风日江湖好,相伴长歌复短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