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西
事
有
感
春
水
方
生
秋
又
残
,
上
流
无
处
避
风
寒
。
杜
鹃
飞
向
东
南
去
,
怕
见
如
今
蜀
道
难
。
写景
秋天
动物
杜鹃
抒情
离别
蜀道
赏析
这首诗名为《闻西事有感》,作者是宋代诗人胡仲弓。诗中以春天江水初涨与秋天江水将涸的景象为背景,寓言时局变迁。"春水方生秋又残"描绘了时光流转,暗示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宁。"上流无处避风寒"进一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比喻朝廷或国家高层无法提供庇护,人民生活艰难。"杜鹃飞向东南去"借杜鹃鸟的迁徙,寓意人才流失或流亡他乡,反映出社会动荡导致的人心惶惶。最后"怕见如今蜀道难",以蜀道之难暗指西蜀地区战乱频仍,让人心生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景的深深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言深沉、情感饱满的时事感慨诗。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