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悼亡
写景
抒情
怀古
骨肉亲情
读书
春景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的谈迁所作,题为《挽钱塞庵相国(其二)》。诗人以春风中的南园北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芳草凋零,落红满地,寓含了对逝者钱塞庵相国的深深哀悼之情。"南园北渚任春风,芳草凄其怨落红",这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冷清,暗示了钱相国的离世如同落花般令人惋惜。"骨肉断肠俱意外",表达了亲朋好友对他的突然去世感到无比震惊和悲痛,"江湖触目遍愁中"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身处乱世,眼前所见皆是愁绪。"韦编晚绝方诠《易》,《南史》初成既表忠",这里提到钱相国生前勤奋治学,晚年专心研究《易经》,并且完成了《南史》的编撰,显示出他的忠诚与学术成就。"欲洒羊昙无限泪",引用羊昙流泪的故事,表达诗人对钱相国的怀念和哀悼,泪水无法尽述心中的悲痛。最后,"西州非复旧时同",诗人感叹物是人非,昔日的繁华不再,西州(可能指相国的居所或逝者长眠之地)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欢乐,充满了深深的哀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钱相国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谈迁

8首
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其注心。著有《国榷》一书。50多岁完成原稿,但被小偷偷走,在受到打击后,他便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编著一部新的《国榷》。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