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魏
行
力
微
皇
帝
谤
天
嗣
,
太
武
凶
残
人
所
畏
。
一
朝
?
䍽
飞
上
天
,
子
孙
尽
作
河
鱼
饵
。
怀古
咏史
咏帝王
抒发愤懑
忧民
译文
力量微小的皇帝抱怨天命不公,太武帝凶残令众人畏惧。
忽然有一天符命如燕雀飞上天,他的子孙全都成了黄河中的鱼食。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批判了暴君的统治,通过对比强调了昔日皇权的衰落和现实的荒谬。"力微皇帝谤天嗣"一句直接点出了古代某位皇帝因暴政而遭到民众的责难,其继承天命的正统性被广泛质疑。紧接着"太武凶残人所畏"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君主凶猛残忍,令百姓生畏。然而历史的轮回使得昔日的暴君一朝飞升至天,这里"一朝?䍽飞上天"中"?䍽"应为"遂"字之误,意指突然、不期而至。这样的转折显示了命运的无常和权力的脆弱。最后"子孙尽作河鱼饵"则是对昔日暴君后代遭遇的讽刺,他们如同被用来钓鱼的饵料,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尊荣,这个比喻生动地揭示了暴政留下的后果和历史的报应。整首诗通过强烈对比和鲜明的象征手法,将历史的沉重和权力的转瞬之间被颠覆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题玉川月蚀诗后
宋·赵孟坚
哆口支牙月蚀诗,遗编读著凛风规。如何晚节从污合,竟与奸臣血作泥。
即事四首(其四)
宋·陆游
放翁老去未忘情,镜里森然白发生。一片常愁见花落,三声最怕听猿鸣。年年双只路傍堠,夜夜短长城上更。晚悟一条差似可,孤舟渔火看潮平。
江夏八咏(其五)奇章亭
宋·贺铸
亭揭奇章榜,斯民孰去思。多惭羊叔子,涕泗岘山碑。
读史记随笔(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钩弋云阳遇暴风,娥姁肇祸实无穷。少孙漫许为贤圣,岂是千秋定论公。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宋·左纬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