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永
乐
殷
尧
藩
明
府
古
县
萧
条
秋
景
晚
,
昔
年
陶
令
亦
如
君
。
头
巾
漉
酒
临
黄
菊
,
手
板
支
颐
向
白
云
。
百
里
岂
能
容
骥
足
,
九
霄
终
自
别
鸡
群
。
相
思
不
恨
书
来
少
,
佳
句
多
从
阙
下
闻
。
写景
抒情
怀古
友情
赞美
写花
菊花
秋节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与怀旧之情的画面。"古县萧条秋景晚",开篇即刻画出一个寂寥、萧瑟的古县秋日场景,给人以时间静止和空间凋敝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接下来的"昔年陶令亦如君",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上的陶侃(陶渊明),表达了自己与这位古代高士相同的情怀。陶渊明因其清高脱俗、不慕浮华而著称,这里借指诗人的隐逸情操。"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一句,则是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模仿。头戴草编的头巾,饮酒于黄菊之下,手执简板,仰望白云,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尘世的心境。然而,"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又表达了一种孤傲不羁的情怀。即便是才高八斗,也难以在俗世中找到立足之地,这里的"百里"和"九霄"象征着广阔的空间,却也只能是诗人精神的寄托。最后,"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下闻"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忆念。尽管书信来往不频繁,但在寂寞的古县之中,却能听到许多美好的诗句,这些都来自远方朋友的传递。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引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文化艺术的深切怀念。
雍陶
134首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