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冬景
雪景
赞美
田园
读图感怀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开篇以“朔风捲地云墨黑,老树号寒怒蛟泣”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营造出一种凛冽的氛围。接着,“昨宵滕六逞神功,大块茫茫雪花白”则通过滕六(古代神话中的雪神)的神力,展现了雪花漫天飞舞的壮观场景。“晓来钩帘睇扶桑,瞳瞳旭日流晴光”写出了清晨阳光初照,万物复苏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希望的感觉。接下来,“琼楼玉宇半销铄,阴崖穷谷微苍茫”则将视线转向了雪后的自然景观,琼楼玉宇象征着雪后世界的纯净与美丽,阴崖穷谷则描绘了雪后山川的辽阔与深邃。“馀寒渐解冰渐释,积素暗添溪水急”表现了雪后气温逐渐回暖,冰面融化,溪水流动加快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最后,“骑驴不见灞桥人,杖策时逢探梅客”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人们在雪后世界中探索与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客来吟倚水心亭,飘飘诗兴凌沧溟”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创作灵感,仿佛能超越大海,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而“飞鸥数点落沙渚,扁舟几个悬渔罾”则通过飞鸟和渔舟的点缀,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何人笔底得幽趣,貌出溪山带村墅”表达了诗人对画家技艺的赞赏,认为其作品中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与表达。最后,“半林残雪映虚窗,彷佛当年读书处”则以雪映窗户的景象,联想到过去读书的时光,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