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秋
日
怀
木
庵
仝
李
潜
夫
马
允
培
联
句
赋
得
南
山
当
户
牖
用
十
七
筱
韵
精
庐
临
澄
溪
,
夕
阳
展
晴
眺
。
渐
觉
秋
气
深
,
能
令
客
思
渺
。
苍
凉
自
南
来
,
蜿
蜒
还
东
绕
。
遥
青
隐
云
间
,
瑞
霭
浮
天
表
。
松
风
到
良
宵
,
海
日
遇
清
晓
。
一
望
极
平
原
,
千
寻
浴
芳
沼
。
郊
原
雨
乍
收
,
川
谷
流
方
淼
。
虚
窗
接
绿
芜
,
小
艇
迷
红
蓼
。
栖
岩
净
瘴
烟
,
开
径
移
霜
筱
。
怀
人
梦
转
孤
,
伤
往
情
何
悄
。
忧
来
事
薄
吟
,
谭
罢
浇
清
醥
。
良
晤
尚
可
期
,
赋
归
兴
未
了
。
写景
秋景
山水
抒情
怀人
情感
节气
仲秋
虚实结合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仲秋时节,诗人身处精庐,面对澄溪,夕阳西下,远眺山色的宁静画面。诗中以“精庐”、“澄溪”、“夕阳”、“晴眺”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自然氛围。随着秋意渐浓,诗人的情感也变得深沉,思绪飘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诗人描绘了南山的景色,山色苍凉蜿蜒,云雾缭绕,瑞霭升腾,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松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海日初升,照亮了清晨的世界。诗人一望无际的平原,千寻之水在芳沼中沐浴,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生机。随后,诗中描述了雨后郊原的景象,川谷水流,一片浩渺。透过虚窗,绿芜映入眼帘,小艇穿梭于红蓼之间,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岩石上的瘴烟被风吹散,竹林在霜雪中显得更加挺拔。诗人思念远方的朋友,心中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感慨。最后,诗人在忧郁中吟咏,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友人相聚的期待并未消减,反而激发了更多的创作灵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