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史
外
纪
(
其
六
)
伊
耆
蓺
五
谷
,
有
熊
占
斗
纲
。
人
文
一
以
著
,
尧
舜
垂
衣
裳
。
夏
忠
商
尚
质
,
周
文
郁
有
光
。
绳
绳
隆
治
道
,
国
祚
绵
且
昌
。
春
秋
互
征
伐
,
七
雄
争
暴
强
。
嬴
秦
窃
神
器
,
再
传
二
世
亡
。
仁
义
弃
不
施
,
吁
嗟
良
可
伤
。
怀古
历史
赞美文明
描述朝代兴衰
感叹秦朝灭亡
仁义之叹
历史哲理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的《读史外纪(其六)》,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从远古到秦朝的变迁。首句“伊耆蓺五谷”描绘了远古时期人类始祖的农耕文明,接着提到有熊氏(即黄帝)在战争中的地位,象征着权力的交替。"人文一以著"强调了文明的兴起和人文精神的发展。诗人接着赞扬了尧舜时期的和平治理,"尧舜垂衣裳"象征着他们的简朴与德政。夏商两代崇尚质朴,周朝则以文治闻名,"周文郁有光"体现了礼乐制度的繁荣。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春秋互征伐"揭示了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七雄争暴强"进一步刻画了战国时期的动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嬴秦窃神器"象征其夺取政权,但"再传二世亡"暗示了秦朝短命的结局。诗人惋惜地指出,秦朝未能延续仁义之道,"仁义弃不施",这导致了社会的衰败和人民的哀叹。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叙述,寓含了对古代文明兴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对道德伦理的重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