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言
诗
(
其
六
)
猗
猗
兰
蔼
,
殖
彼
中
原
。
绿
叶
幽
茂
,
丽
藻
丰
繁
。
馥
馥
蕙
芳
,
顺
风
而
宣
。
将
御
椒
房
,
吐
薰
龙
轩
。
瞻
彼
秋
草
,
怅
矣
惟
骞
。
咏物
写花
抒情
宫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开篇“猗猗兰蔼,殖彼中原”勾勒出兰草繁茂生长于广阔的中原大地,展现了生命力与美丽的画面。“绿叶幽茂,丽藻丰繁”进一步描写了植物的茂密和花朵的繁盛,色彩斑斓,充满诗意。接着“馥馥蕙芳,顺风而宣”则捕捉到了兰草芬芳的香气随着微风散发开来,传递出一种清新与自然的氛围。然而,从“将御椒房,吐薰龙轩”一句开始,诗人的视角似乎转向了宫廷生活。这里的“椒房”通常指帝王居所,“龙轩”则喻指帝王的车驾,这两词语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庄严肃穆的皇家气派。最后,“瞻彼秋草,怅矣惟骞”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草木凋零的感慨。这里“秋草”代表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而“怅矣惟骞”则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哀愁。整首诗在意境上展现了从自然景观到人事物象,再到个人情感变化的一种转换,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易逝时光的感伤。
嵇康
47首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又有安徽省宿州市西一说)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