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
金
门
(
其
二
)
温
州
鹿
鸣
宴
金
榜
揭
。
都
是
鹿
鸣
仙
客
。
手
按
玉
笙
寒
尚
怯
。
倚
梅
歌
一
阕
。
柳
拂
御
街
明
月
。
莺
扑
上
林
残
雪
。
前
岁
杏
花
元
一
色
。
马
蹄
归
路
滑
。
写景
地点
咏物
怀古
抒情
写花
冬天
节庆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景象,颇有文人墨客之雅致。"金榜揭"一句,以金榜比喻名单或宾客之贵重,揭示即将开始的盛大场合。"都是鹿鸣仙客"则点明了宴会的参与者为文人的雅集,其中“鹿鸣”二字,既可理解为鹿鸣春色,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和谐的向往。接着,“手按玉笙寒尚怯”一句中,玉笙即古代乐器之一,此处以其形容音乐之清脆冷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季节感——寒意未消。"倚梅歌一阕"则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上倚靠着梅花演唱歌曲,展示了文人的雅致情怀。至于“柳拂御街明月”,柳树轻拂过街道上的清辉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之夜景。"莺扑上林残雪"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残雪尚未融尽,而燕子在林间穿梭的生动画面。最后,“前岁杏花元一色”与“马蹄归路滑”两句,则分别勾勒出去年时杏花盛开,及今宴会结束后归途中马蹄踏雪所致的滑险感。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腻,更是对时间流转与自然变迁的一种感慨。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一场宴会之美妙情境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深邃情感。
吴泳
318首
生卒年均,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