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施
秀
才
新
楼
有
赋
白
鹤
山
中
熊
豹
姿
,
可
怜
营
窟
傍
苕
溪
。
无
家
那
得
还
三
蜀
,
寄
迹
堪
嗤
傅
一
齐
。
共
诧
閤
能
扪
斗
柄
,
谁
知
堂
不
爱
榱
题
。
厦
成
人
已
辞
骚
国
,
何
日
同
登
醉
似
泥
。
山水
抒情+地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人以白鹤山中的熊豹为喻,形象地展现了施秀才在新楼中的孤独与超然,暗示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可怜营窟傍苕溪"一句表达了对秀才选择清静环境的同情和赞赏,同时也暗含了他对故乡三蜀的思念之情。"无家那得还三蜀,寄迹堪嗤傅一齐"进一步强调了秀才的漂泊状态,与古代隐士傅说自嘲相似,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共诧阁能扪斗柄"写出了秀才的高洁志向,他如同能触摸北斗星的高阁主人,有着超越世俗的追求。"谁知堂不爱榱题"则赞美了新楼的雅致,暗示秀才虽身处简陋,但心怀高远。最后两句"厦成人已辞骚国,何日同登醉似泥"表达了诗人对秀才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一同畅饮,忘却尘世烦恼,达到一种如泥醉般的超脱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扬了施秀才的高尚情操,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