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耕
亭
莘
郊
投
耒
兴
,
六
百
奠
殷
祀
。
南
阳
辍
耰
出
,
汉
业
偾
还
起
。
圣
贤
忧
世
心
,
秋
月
照
寒
水
。
彼
哉
植
杖
徒
,
长
往
见
何
庳
。
我
读
逸
民
传
,
初
讶
子
陵
志
。
赤
符
燄
方
张
,
注
想
资
共
理
。
掉
头
归
深
山
,
缪
洗
巢
父
耳
。
六
经
凛
刀
尺
,
云
乎
不
斯
畏
。
反
覆
史
氏
词
,
陵
去
良
有
以
。
维
人
验
进
德
,
必
于
师
友
试
。
历
试
犹
夫
人
,
成
就
安
能
伟
。
挽
士
亦
既
来
,
舍
王
宁
得
已
。
汉
道
汝
不
衡
,
先
生
可
轻
议
。
钓
台
千
万
篇
,
未
有
惬
予
意
。
赋
诗
题
思
耕
,
聊
与
发
斯
义
。
怀古
抒情
读书
哲理
历史人物赞美
山水田园
励志
赏析
这首宋诗《思耕亭》是高斯得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如严光(字子陵)的敬仰和对其选择归隐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莘郊农耕祭祀的场景,引出严光辅佐汉业后又弃官归隐的故事,展现出圣贤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对严光的高尚情操表示惊讶,并引用赤符象征天命,暗示严光的选择并非轻易之举。接着,诗人指出六经中的道德准则如同刀尺,严光的归隐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越,他选择了遵循内心的宁静。诗人反思历史,认为个人品德的检验应在师友之间,而严光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多次考验的结果。他认为,即使有才士被挽留,若不能像严光那样坚守原则,其成就也无法伟大。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如果不能像严光那样平衡个人与国家,那么对他的评价就显得轻率。他提到严光的钓台虽多,但尚未有一篇能完全表达他对严光的敬意。诗人借此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尊重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个人选择与社会责任的深沉思考。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