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卧
龙
冈
有
感
(
其
二
)
铜
臭
纷
纷
位
显
庸
,
岂
知
王
佐
卧
隆
中
。
山
林
莫
道
无
伊
吕
,
冰
鉴
何
人
似
德
公
。
怀古抒情
咏史
写人赞人
读书惜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之士才能的赞赏与对识人之明的渴望。首句“铜臭纷纷位显庸”,描绘了社会上那些追求高位却能力平庸的人,以铜臭比喻世俗的贪欲和功利,暗示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不满。接着,“岂知王佐卧隆中”则引出了诸葛亮的故事,暗喻真正的贤才可能被埋没在平凡之中,不为世人所知。“山林莫道无伊吕”,伊吕指的是姜子牙和张良,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辅佐君主的贤臣。这句话强调了即便在山林之中,也未必没有像伊吕一样的人才,表达了对隐士才能的肯定。最后,“冰鉴何人似德公”中的“冰鉴”比喻公正无私的鉴人之眼,而“德公”可能是对某位具有极高识人能力者的尊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像“德公”一样公正识人的渴望,以及对当前社会缺乏这样眼光的遗憾。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显赫地位与真正才能的价值,以及对隐居之士才能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于公正识人的向往。
何乔新
385首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您喜欢
再次韵致君
宋·李之仪
华清赐浴记当年,偶托荒山结胜缘。未必兴衰异今昔,曾经天女卸金钿。
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宋·楼钥
沧水海豹来京畿,系裙尧舜深恶之。元祐政和能几时,女真航海来乞师。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国何与潜与期。岛夷日张耶律卑,城门失火殃鱼池。督亢虽入空无赀,免夫赋及东南垂。庙谟颠倒几.....
感遇六首(其一)
宋·陆游
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年龄过八十,久已办一棺。结庐十馀间,著身如海宽。此外皆长物,简去心始安。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我无狐白裘,短褐亦禦寒。
寄田拒山宪副(其一)
明·朱浙
使君一疏归来早,家住万山深复深。解组已无当世念,读书真见古人心。白云时下溪头钓,丹壑还从雪后临。我亦乾坤狂措大,索居何处觅知音。
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郑重相与甚厚因复用韵答谢之
宋·王诜
忆从南涧北山边,惯见岭云和野烟。山深路僻空吊影,梦惊松竹风萧然。杖藜芒屩谢尘境,已甘老去栖林泉。春篮采朮问康伯,夜灶养丹陪稚川。渔樵每笑坐争席,鸥鹭无机驯我前。一朝忽作长.....
甲午岁以公差过江陵之右有访故人田典簿仲玉
元·李士瞻
自昔乘閒访博闻,书楼钟鼓彻彤云。天吴紫凤耽成癖,翠柏苍松喜欲群。有酒便须呼阮籍,浴兰还拟见湘君。椒宫罢直归来晚,刻烛题诗到夜分。
云屋为龙叔起赋
元末明初·郭钰
挂冠归去云为屋,又似鸿濛未判初。竹送清阴随杖屦,窗涵微润入图书。闻鸡疑与仙家近,放雁多令旧客疏。何事划开天宇净,醉攀明月抱清虚。
秋日呈颜夷仲
宋·吕本中
老去身已衰,事过意愈懒。斯人未寂寞,吾此归亦晚。疏篱带落叶,秋色忽已满。南窗可炙背,唤妇同茗碗。旧读无新功,亦复费编纂。凝尘乱朱墨,妙句折编简。往者荷蓧翁,实具世外眼。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