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冯
侍
御
允
中
还
郴
(
其
一
)
离
馆
背
寒
塘
,
霜
清
野
菊
芳
。
美
人
千
里
去
,
明
日
是
重
阳
。
送别
写景
写花
野菊
地点
郴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凄美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季节变换的感慨。首句“离馆背寒塘”,以“离馆”点明送别的地点,“背寒塘”则暗示了送别时的环境,寒塘冷寂,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伤氛围。接着“霜清野菊芳”一句,通过霜降后野菊花依然盛开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坚韧生命力,也暗喻着即使在离别之时,生命依然充满希望与美好。这种对比,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有对生活继续的美好期待。“美人千里去”,直接点明了友人远行的事实,一个“美”字不仅指友人的外貌,更包含了对其品德、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明日是重阳”,则将送别的场景置于传统节日的背景下,重阳节本就是登高望远、思念亲朋的日子,此时友人的离去更添了几分离愁。这一句不仅增加了时间的紧迫感,也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感受到送别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分离,更是心灵上的牵绊与不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深情而又略带悲凉的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边贡
1453首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您喜欢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临发崇让宅紫薇
唐·李商隐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送王生归家
明·罗伦
王家兄弟好,吾道在南安。礼乐开三极,阴阳浑一丸。春深冰自水,人去雪犹寒。天末凉风起,浮云正好看。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宋·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
唐·李中
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忽因风月思茅岭,便挈琴樽上叶舟。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华阳洞府年光永,莫向仙乡拟驻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