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山
咏物
抒情
哲理
独行
季节-秋天
夜景

译文

青翠的色彩充满整个庭院,我独自披着衣服漫步其中。
我从山顶艰难地取来树种,种植下来,借此培养出内心的道义。
这株树并未减弱幽深泉水的旋律,又怎能忽视其他树木的声音。
在霜降的夜晚,残月依然挂在天空,它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池塘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栽种松树的静谧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翠色凛空庭”一句,以“翠色”形容松树的颜色,既表现了松树郁郁葱葱,又透露出一丝寒冷之感。"披衣独绕行"则是诗人在这片翠绿中漫步,无拘无束,显得异常孤独和自在。“取从山顶崄”与“栽得道心生”两句,诗人选择了高处的松树,似乎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未弱幽泉韵"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松树生命力之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焉论别木声”则是诗人在暗示,即使是其他树木的声响,也无法与松树相提并论。"霜天残月在"一句,通过对夜晚寒冷天气和月亮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寂肃穆的氛围。最后,“转影入池清”一句,则是诗人观察到松树的倒影投射到了清澈的水面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叹,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表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栽培松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定,以及他对于生命力量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刘得仁

140首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