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赞美
历史人物
励志
边塞
悼亡

赏析

此联颂扬了古代忠义之士的崇高精神与气节。上联“在乡义士,在朝忠臣”首先点明了忠诚与正义的两种表现形式,无论是乡野中的义士,还是朝廷上的忠臣,都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诠释了对国家与人民的忠诚。接着,“百战艰难,至死不二”则描绘了这些忠义之士在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时,始终坚守承诺,矢志不渝的形象。下联“有唐睢阳,有宋信国”则具体指出了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唐代的张巡(睢阳是其守卫的城池)和宋代的文天祥(信国是其封号)。这两位英雄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英勇抗敌,展现了极高的民族气节和牺牲精神。“千秋俎豆,得公而三”则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不仅在生前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死后也应得到后世的纪念与祭祀,其功绩堪比天地间最伟大的三位圣贤。整联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忠诚与正义的重要性,并对历史上的忠义之士给予了高度评价,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推崇。

俞樾

425首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挽夏继军联
清·左宗棠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挽李尧章父联
清·吴恭亨
先贤楚国合同归,诔封翁岂仅九畴富寿;大邑桂林匪轻寄,愿文子勉为两汉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