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剪
梅
·
忆
叶
竹
君
姊
淡
月
玲
珑
映
竹
林
。
欲
共
幽
寻
。
谁
共
幽
寻
。
曲
阑
干
外
薄
寒
侵
。
虫
也
闲
吟
。
人
也
闲
吟
。
芳
景
当
前
恨
转
深
。
不
是
秋
心
。
却
是
秋
心
。
焚
香
独
自
理
瑶
琴
。
待
觅
知
音
。
难
觅
知
音
。
悼亡
抒情
写景
秋节
友情
咏物
闺怨
节令情感
赏析
这首《一剪梅·忆叶竹君姊》由清代女词人许淑慧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词中运用了淡月、竹林、薄寒、虫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淡月玲珑映竹林”,开篇即以淡雅的月光与翠绿的竹林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欲共幽寻”一句表达了词人想要与故人一同探索这幽静之地的愿望,然而“谁共幽寻”则暗示了这种愿望的落空,引出下文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曲阑干外薄寒侵”描绘了一种微凉的氛围,与上文的幽静形成呼应,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凉意。“虫也闲吟。人也闲吟。”通过昆虫的悠闲吟唱与人的自我反思,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芳景当前恨转深”一句,将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痛苦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遗憾和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不是秋心。却是秋心。”则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季节的更迭联系起来,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最后,“焚香独自理瑶琴。待觅知音。难觅知音。”以焚香、弹琴等动作,展现了词人独自面对内心情感的状态,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现实中的难以寻觅。整首词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象征、对比、暗示等多种技巧,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许淑慧作为清代女性词人的独特魅力。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白居易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