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
写花
咏物
秋天
抒情
离别
送别
怀古
赞美
落花

赏析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所作的《水调歌头·木芙蓉并引》中的一段,描绘了秋季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岸柳飘疏翠”,通过岸边柳树的稀疏绿叶,展现出秋意渐浓的景象。接着,“篱菊减幽香”暗示菊花的盛开期已过,香气不再浓郁,增添了秋日的寂寥。“蝶愁蜂懒无赖,冷落过重阳”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萧瑟,连蝴蝶都因天气转凉而愁苦,蜜蜂也懒于采蜜,显得无所事事。重阳节的热闹气氛已经过去,显得格外冷清。“应为百花开尽,天公著意留与,尤物殿秋光”表达了诗人对木芙蓉的赞美,认为它是秋天里最后的盛放,仿佛是上天特意留下来装点秋日的美景。“霁月炯疏影,晨露浥红妆”则描绘了木芙蓉在晴朗月夜下,被晨露滋润的娇艳姿态。然而,诗人感叹“奈无情,风共雨,送新霜”,无情的风雨带来了寒霜,暗示着时光流逝,木芙蓉的美丽也将随季节消逝。他担忧青春易逝,担心自己韶华不再,希望能留住美好,但又意识到无法抗拒岁月的流转。“秖恐韶颜难驻,拟倩丹青写照,谁唤剑南昌”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想要通过绘画留下青春的记忆,却无人能唤回逝去的时光。最后,“我亦伤流落,老泪不成行”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漂泊流落、年华老去的感伤,泪水涟涟,难以自抑。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