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抒情
秋节
写树
秋天
夏天
山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吾庐双好树”开篇,点明了居所旁有两株美好的树木,它们与周围的烟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急雨仍堪倚,斜阳不废眠”,通过雨天和夕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即使在风雨交加或日落之时,也能安然自得,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山童勤扫叶,稚子莫惊蝉”两句,通过儿童的日常活动,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和谐。孩子们忙碌地清扫落叶,对周围的小昆虫也充满了好奇与尊重,没有惊扰它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俗态轻幽寂,柴门赖素偏”,诗人感慨于世俗的喧嚣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美好,而自己这扇简朴的柴门,却成了心灵避世的所在,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思考。

刘敞

1702首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古槐歌为帷园先生赋
清·茹纶常
我爱古槐如古松,蚴蟉诘屈真虬龙。更爱古槐如古柏,霜皮黛色凝青铜。屯云溜雨三百载,夭矫势欲争天风。长夏森森拥秋气,横空倒疑饮涧虹。入门见者惊突兀,幽荫有若深山中。主人继述先.....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其一)纳湖
宋·朱熹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简黎道士
宋·陆游
满箔吴蚕茧渐稠,四郊膏雨麦方秋。道人昔是茶山客,病叟新为药市游。耆旧凋零谁晤语,篇章璀璨尚风流。兰亭剡曲春光好,倘肯相从弄钓舟。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秋闺二首(其一)
明·林章
秋月何娟娟,一轮冰镜冷。人心照不见,照见人孤影。
野望
明·陈子龙
谷口栖真处,柴门极望中。行吟寒日落,挥手暮云空。明月流沙雁,微霜变草虫。吾衰非一事,且莫厌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