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使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写雨
地点
夏景
怀古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在从淮南调任至东平及西路安抚使途中,初入东界时遇到大雨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和感激之情。首句“东郊问俗拥征辕”,描绘了诗人行经东郊,询问当地风俗,车马繁忙的景象。这既点明了行程,也暗示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和好奇。次句“天与为霖破郁烦”,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大雨的赞美,认为上天赐予了这场甘霖,解除了长久以来的干旱和烦躁。这里的“为霖”不仅指雨水,也暗含了诗人对上天恩泽的感激之情。接着,“惭愧泰山云触石,误疑刺史雨随轩”,诗人以泰山的云雾触碰山石,比喻自己误以为是作为地方长官(刺史)的雨随车而降,表达了一种谦逊和自责的情感。同时,这里也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是时齐鲁久旱欣然作小诗示攽奉世等聊志一时意耳”,点明了创作背景和目的。此时,齐鲁地区久旱不雨,诗人欣喜于这场及时雨的到来,于是写下此诗,向亲友展示,以记录这一时刻的心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其对地方民生的关怀以及谦逊的人生态度。

刘敞

1702首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您喜欢

杂诗(其一)
清·顾植
高楼峙西北,缥缈浮云端。中有愁思妇,抚琴独长叹。容颜耀朝日,咳吐如芳兰。动作礼自持,秉质幽且间。阳春久不作,感怀时一弹。莫谓和者寡,知音良独难。举世尽扰扰,何处结古欢。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
丙辰初夏雨中口号
清·王存
虞罗满山笋在梁,天时人事两未央。扶颠误喜相司马,竭泽谁与烹弘羊。残客亡人同所愿,监军使者空相望。泥行赁舂换一饱,雨积坏麦愁青黄。
忆舍利殿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圆月有情夜,松风无尽年。暗凉生殿石,微热上炉烟。结像长如在,龛灯共不眠。诸天有成毁,悲泪自成天。
英江寄诸弟
明·王渐逵
别来孤棹多馀梦,望入故山无限情。松径雨深苗药长,石台风煖笋篁生。村南犹忆社公会,云外空悬水乐鸣。惟有萝峰烟月好,天涯兄弟对圆明。
雨后虚堂夜坐次方东轩参政韵
明·来复
紫芝岩下寺,淡泊偶同居。身老计从拙,心亲迹任疏。扫花风定后,题竹雨凉馀。时得论清赏,篝灯夜榻虚。
小饮俯江楼分韵得俯字
宋·陈造
流光肯贷人,春事遽如许。眼不到蜚鸿,身每念缚虎。他日载酒约,坐受阴寒阻。非君韵超俗,畴肯顾羁旅。今朝莺花前,有兴浩莫禦。兹楼可图画,山立瞰江浒。壮侔彭城苏,气吞浔阳庾。乘.....
宿石首县
明·黄公辅
晚来歇马石城边,城有棋山局是仙。谁种桃花阴叠叠,更闻雉鸟舞翩翩。行人共羡风烟好,父老争言长令贤。凫舄高飞霄汉去,又看螭首鹭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