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
韦
体
光
阴
等
过
隙
,
日
月
奔
双
轮
。
去
去
无
停
机
,
万
物
随
飞
尘
。
小
园
微
雨
霁
,
空
山
芳
杜
春
。
谡
谡
松
风
古
,
娟
娟
花
月
新
。
如
何
今
日
地
,
不
见
昔
时
人
。
烹
茗
延
嘉
客
,
割
鸡
招
近
邻
。
绵
思
廑
忧
国
,
直
道
宁
谋
身
。
谁
能
久
郁
郁
,
负
此
村
醪
醇
。
浩
歌
渔
父
篇
,
明
月
思
垂
纶
。
抒情
怀古
写景
哲理
情感
思乡
写山
惜时
春天
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韦体为仿效风格,清朝诗人吴保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匆匆和自然景色的变化。首句“光阴等过隙,日月奔双轮”形象地展示了时间如白驹过隙,日月交替的匆忙。接下来的诗句“去去无停机,万物随飞尘”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的流转不息。诗人将视线转向室外,小园雨后清新,“微雨霁”与“空山芳杜春”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松风谡谡,花月娟娟,展现了自然的古朴与新意。然而,诗人感慨万分:“如何今日地,不见昔时人”,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深深怀念。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邀请好友品茗,邀请邻居共餐,寓含着对友情和社区的珍视。他忧虑国事,坚守正道,不愿只为个人得失而活。“绵思廑忧国,直道宁谋身”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最后,诗人借渔父的生活方式表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明月之下垂钓的闲适心境,“浩歌渔父篇,明月思垂纶”。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吴保初
86首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