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内
贫
贱
常
戚
戚
,
富
贵
常
婜
婜
。
婜
戚
两
无
朕
,
祸
变
生
东
夷
。
烽
燧
久
未
熄
,
干
戈
动
经
时
。
王
者
岂
好
战
,
丑
虏
纷
猖
披
。
狞
飙
振
槁
叶
,
严
霜
瘁
枯
枝
。
败
绩
屡
奏
闻
,
旰
食
繁
忧
滋
。
不
才
将
家
裔
,
激
愤
摧
肝
脾
。
请
缨
岂
无
路
,
绝
裾
诚
所
悲
。
骨
肉
渐
已
远
,
锋
镝
乃
所
私
。
贫
富
会
有
尽
,
生
死
焉
得
知
。
傫
然
为
此
别
,
此
别
非
平
时
。
老
母
发
浸
白
,
定
省
谁
扶
持
。
荣
辱
实
自
召
,
谤
誉
姑
听
之
。
脱
能
赋
归
来
,
与
君
陈
相
思
。
边塞
战争
离别
思乡
情感
母爱
怀古
励志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吴保初的《寄内》表达了贫贱与富贵两种境遇下的感慨,以及对战乱频仍、个人命运多舛的忧虑。诗中以贫贱时常忧虑,富贵时则喜庆满溢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战火不息,干戈不断,诗人痛心于王者被迫作战,敌寇嚣张,自然景观也因战乱而凄凉。他身为将家后裔,面对一次次战败,内心充满激愤和无奈。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轻易投身战场,骨肉分离,生死难料,与妻子的分别尤为沉重。他担忧家中老母无人照顾,表达出对家庭责任的深深忧虑。他认为荣辱皆由自身招致,对于外界的毁誉,他选择坦然接受。最后,诗人许诺若能平安归来,定会向妻子倾诉心中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动荡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吴保初
86首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