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边塞
情感
忧民
赞美
战争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吴保初的《哭永山》表达了对时局动荡、豺虎横行的忧虑,以及对忠臣良将的怀念和哀悼。诗中“豺虎纵横日,谁堪社稷臣”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缺乏足以支撑国家的栋梁之才。接着,“死生原细事,忠孝几完人”强调了在生死面前,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坚守忠孝原则的人。“纵竭新亭泪,何关曲突薪”引用典故,新亭对泣表达的是亡国之痛,而曲突徙薪寓言预见灾难并及时防范,这里暗示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如曲突徙薪般预见危机并采取行动。最后两句,“英魂当杀贼,一为靖边尘”直接呼唤英勇之魂归来,以平定边疆的纷扰,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壮志和边疆安定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有对理想英雄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吴保初

86首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

猜您喜欢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八)
宋·左纬
转徙不知处,乱山逢掩扃。断崖飞虺蛰,枯木乱鸦腥。莽苍人烟灭,黄昏鬼火青。夜寒长饮泣,安得壮夫听。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