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在
海
上
见
会
稽
徐
僧
佣
所
作
《
九
老
》
诗
,
意
警
词
练
,
因
仿
为
之
,
并
限
其
韵
(
其
八
)
老
妓
悔
谈
风
月
学
时
流
,
小
字
无
端
唤
莫
愁
。
去
日
苦
多
来
日
少
,
他
生
未
卜
此
生
休
。
称
心
欢
乐
难
圆
梦
,
透
骨
凄
凉
易
感
秋
。
车
马
稀
疏
人
老
大
,
十
年
辜
负
钿
箜
篌
。
抒情
叹世
秋节
感伤
离别
佳人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殷葆诚创作的《前在海上见会稽徐僧佣所作《九老》诗,意警词练,因仿为之,并限其韵(其八)老妓》,通过“老妓”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联“悔谈风月学时流,小字无端唤莫愁”,诗人反思自己过去追求风花雪月的生活,却无端地让莫愁这个名字唤起了内心的忧愁。这里运用了典故,莫愁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后世常用以指代美丽而忧愁的女子。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后悔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叹。颔联“去日苦多来日少,他生未卜此生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过去的岁月已经流逝,未来的日子却越来越短,生命的不确定性让人感到不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暗示了对未知命运的忧虑。颈联“称心欢乐难圆梦,透骨凄凉易感秋”,诗人在此联中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人们渴望快乐和满足,但真正的快乐往往难以实现;另一方面,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挫折,人们很容易在秋天这样的季节里感受到深沉的悲伤。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尾联“车马稀疏人老大,十年辜负钿箜篌”,最后诗人描绘了一幅车马稀少、人已老去的画面,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青春与梦想都已远去。同时,“辜负钿箜篌”这一细节,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自己过去追求美好事物而未能如愿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杂曲歌辞(其二)竹枝
唐·白居易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集孙子长草堂得园字
明·沈鍊
易遇双文玉,难逢一笑言。所嗟人似月,千里共黄昏。酌酒依金谷,题诗拟兔园。深欢不能别,翻觉重销魂。
送肖鹤陈邑侯五首(其三)
明·欧阳建
圭江南下水粼粼,荡涤冈州十载尘。墉隼自潜安用武,釜鱼翻活肯忘恩。霾云飞去山头露,皓月照来天骨真。千古循良应有传,翁乡之后更何人。
别燮玄圃后重寄
元·虞集
郭西山路有寒梅,想见临行首重回。夜听雨声知水长,满船明月几时开?
双声曲寄孟阳(其一)
明·张乔
重阳啼别妾悲秋,迢递秋心寄远愁。天际纸鸢吹断线,回头空忆此风流。
梧州杂诗(其六)
清·钱澄之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