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
写雪
抒情
冬景
民谣
民生艰难
赞美春天雪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和诗人所处的困境。首句“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展现了昨夜北风吹过,早晨雪花纷飞的壮观画面,用“大如掌”形容雪片之大,形象生动。接下来,“南园老梅冻不开,饥乌啄落青苔上”写出了南园的老梅因寒冷而未能绽放,乌鸦在饥饿中啄食苔藓,透露出凄凉的气氛。诗人自身境遇不佳,“破屋寒多午未餐,拥衾对雪空长叹”,他身处破屋之中,连午餐都难以温饱,只能拥着被子对着雪景感叹。诗中通过“去岁雨频禾烂死,冰消委巷生波澜”回忆去年的洪涝灾害,暗示今年的饥荒可能更为严重。“吴楚井乾江底坼,北方翻作蛟龙宅”进一步描绘了各地的苦难,干旱使得井水干涸,江河断流,北方地区甚至成了蛟龙的居所,比喻环境恶劣。然而,社会上权贵们却“豪客椎牛昼杀人,弯弓笑入长安陌”,他们纵情享乐,无视民间疾苦。最后两句“长安画阁压氍毹,猎罢高悬金仆姑”讽刺了京城贵族的生活奢华,他们在狩猎归来后还享受歌舞升平,丝毫不顾及百姓的困苦。“歌声入夜华镫暖,不信人间有饿夫”以歌声和温暖的灯火反衬底层人民的寒冷与饥饿,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和对贫富悬殊的强烈批判。总的来说,这首《春雪歌》以雪为背景,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清朝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民生疾苦,体现了申涵光深厚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猜您喜欢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题岫云羽士阁
清·阎尔梅
板屋隐松颠,高栖遂有年。逢人无姓字,留客是山川。厓冱千寻雪,峰开十丈莲。乍登奇绝处,搔首问青天。
雪后用东坡书北台壁诗韵二首(其二)
清·刘天谊
题诗难运笔毫纤,转怯贫家户未严。质幻谩思调作饼,味甘可许赋为盐。飞来纷扑争投罅,晴后郎当尽挂檐。应胜惠山泉水洁,且烹积素试毛尖。
前题又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春雪既沾足,宜晴鬯万汇。和风不鸣条,泽润遍大地。此日称填仓,俗例有深意。于耜举趾时,预筹一年计。九州足仓箱,万民无一事。生息滋以繁,日给尚虞匮。岂易得馀三,虚置仓中积。益.....
春后望雪
宋·苏辙
秋雨仅熟禾,冬雪不掩块。温风搜麦根,天意欲为害。老农强推测,妄谓春当改。三阳已换节,六出尚茫昧。朝看扶桑暾,夜听土囊噫。仓场久空竭,榆枣方伐卖。丁夫病风热,孺子作疮疥。无.....
冬不雪春苦雨外台为民心恻檄郡请祷于法轮应感尊者悉获灵贶曾不终日教授有诗以发扬盛美郡人相山居士闻而悦之勉次其韵
宋·王之道
谁令一日如三秋,仁人方念淮南州。斯民忍饥望麰麦,积雨又有伤残忧。冬温土燥生春瘴,半夜风声来枕上。晓看飞雪欲堆檐,白马参差攒玉嶂。年饥高下艺麦多,暴如山阜汸如河。那知雪欲苦.....
寄广汉
宋·彭汝砺
今年万载驿逢冬,恰似淮南风雪中。草草杯盘浑自足,笑谈只欠布袍翁。
曹仁宪谨荣寿七言截句一首
清·李春波
闻公早晚欲投冠,多士沈吟意不欢。万一满天风雪大,有谁冲冷看袁安。